惠州仲愷高新區:千億級357創新產業帶啟動建設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2-26 點擊:次
近日,仲愷高新區正式啟動357創新產業帶建設,爭取到2020年357創新產業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500億元。
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當天,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市長麥教猛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357創新產業帶位于357省道在仲愷沿線的陳江和瀝林片區,故此得名。它是仲愷最靠近深圳和東莞的地區,面積約24平方公里,可供規劃建設用地2600余畝,可清理盤活低效用地20萬平方米,可改造的舊村莊面積約有123萬平方米。
這一區域緊鄰潼湖生態智慧區,省道沿線有智慧區創新園和三星、德賽等龍頭企業,產業配套需求和溢出效應大。同時,還有東樓、羅村等古村落,以及豐富的水庫、河流、森林公園等自然資源。
隨著惠州迎來新一輪交通建設高潮,交通也將成為創新產業帶的一大優勢。這一區域有博深、潮莞、惠河三條高速穿過,正在規劃建設的贛深高鐵、廣汕高鐵、深惠城軌將在該片區或周邊設站。隨著仲愷大道改造工程正式動工,以及357省道陳瀝段升級改造基本完成,惠州與東莞的交通梗阻將徹底解決。
仲愷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將緊盯全球產業發展前沿,科學編制357創新產業帶產業規劃,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孵化育成體系、文化創意產業及現代服務業,并從人才、財政、規劃、投融資等全方位入手,配套出臺新政策,采取PPP模式進行建設。
屆時,仲愷將形成四個方向功能定位明確的區域布局。東部為“陳惠僑”中心區,即仲愷的核心區域。西部為智慧區,即中韓產業園和潼湖生態智慧區。北部為生態保護區,南部即為357創新產業帶。
構建新“4+1”產業體系
357創新產業帶啟動建設的當天,仲愷還舉行了2016年項目簽約、動工、竣工儀式。
仲愷區委書記楊鵬飛介紹,今年該區簽約、動工、竣工項目共235宗,總投資約1032億元,預計達產后總產值約2600億元。這些項目除了涉及原來就有較為雄厚產業基礎的LED、智能制造、新能源等“4+2”產業外,還涉及北斗定位、高端光電、物聯網、激光等新興產業,為仲愷未來幾年著力打造以北斗、激光、半導體、人工智能、大數據及物聯網為主導的新“4+1”產業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楊鵬飛說,今年引進或投產的一批項目打破了仲愷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魂沒面子”的局面。展訊通信智能終端、佰維存儲、萬澤美普森功率半導體、組合科技北斗導航等芯片項目,解決了“缺芯”的問題。文思海輝、軟通動力等軟件項目解決了“少魂”的問題。TCL模組整機一體化、信利、旭硝子等面板項目則解決了“沒面子”的問題。
當天,12個新項目簽約落戶仲愷。記者注意到,這些項目“智”味濃厚,一半以上和“智能”有關,既有技術研究機構,也有產業化項目。如廣東省萬盛興智能技術研究院、惠州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協同創新研究院。兩個項目將從事智能制造裝備產品、智能機器人的研發,以及相關技術與企業的孵化。長城開發的簽約項目包括終端設備智能制造,以及高端移動通訊全自動化生產基地擴建,年產值可達28億元。贏合科技的簽約項目包括高端智能裝備和物聯網等領域的科技產業園和集團孵化中心,投產后年產值約150億元。此外,還有其他多個智能項目。
楊鵬飛表示,仲愷未來幾年將大力培育新“4+1”產業體系,推動項目早建設早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