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區:搭建全鏈條科技平臺 激發創新創業新活力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5-08 點擊:次
一家專業從事微電子五金測試探針的研發制造及新材料開發應用的國家級高新科技企業,十多年來通過自主創新,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在強手如林的測試探針行業異軍突起,迅速發展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一個小小的不到1厘米的測試探針里面包含了16項技術指標,如今他們已取得18項國家專利。
近年來,渭南高新區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根主線,大力推進大中小企業相互融通、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對接融通、高校院所、企業和創業者協作融通,著力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讓創新的“活水”不斷注入創業發展之“渠”,不斷激發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木王科技測試探針無塵組裝檢測線
堅持創新驅動
讓創新成為引領發展新動力
科技創新創造價值,而自主創新就是創新不竭的源泉。 梳理渭南高新區成長發展歷程,可以說,高新區的成長史就是一段創新驅動的發展史,一段以現代科技引領的創新史。
作為渭南市創新發展的先行先試區,渭南高新區按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緊扣轉型升級,追趕超越主線,聚集創新要素資源,營造科技創新氛圍,科技創新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主要經濟指標穩中向好,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
渭南高新區曾經在3D打印產業創下多個全國第一,這幾年開始聚焦“3D打印+”產業孵化。陜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術公司就是“3D打印+”的產業孵化企業之一,其研發的固相增材制造技術彌補了國內大型精密結構件固相增材制造技術的空白。在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上,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初創組企業三等獎。
為了加快科技創新力度,渭南高新區制定了“搭平臺、集資源、促創新、塑品牌”的思路模式,持續加大科技財政投入,激發企業創新主體活力,培育組建了一批技術研發創新平臺。截止目前,全區共有市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載體48個。
裝備制造(增材)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新創業中心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陜西北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石羊長安花省級中小企業創新研發中心……一批批中省市創新平臺的相繼組建,為園區發展注入了新的創新活力。
此外,渭南高新區還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梯次培育思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29家,積極引導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了高企認定。截止目前,渭南高新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0家,數量占比全市30.3%,創新載體培育工作持續擴大。
陜西帝亞新能源汽車生產線總裝車間主體已經建成
新能源汽車
依靠科技創新
讓創新帶動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如今,新能源電動汽車已成為造車新勢力。渭南高新區作為帝亞一維第一個生產基地,計劃今年6月底全部單體建成交付,年內產品下線,屆時將成為全市首輛自主品牌、本地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打破渭南汽車整車制造零記錄。不得不提的是,帝亞一維有著自己的核心技術路線,D.Airs-Tech技術,憑借著自主創新,為企業贏得了商機,走在新能源整車制造前列。
“三次創業”以來,渭南高新區把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經濟轉型升級主攻方向,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不斷做大產業規模,全面搭建了以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產業為核心,新能源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制造為配套的產業體系,上下游全產業鏈條覆蓋逐漸全面化。
此外,圍繞產業鏈培育創新鏈,渭南高新區還重點加快3D打印材料產業化應用步伐。在渭南高新區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陜西聚高“聚醚醚酮材料人體植入物3D打印”、陜西博鼎“航空發動機快速高溫合金空心葉片”、斐博科技“高性能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打印”等15個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其中,陜西聚高依靠其國內獨一無二PEEK(聚醚醚酮)打印技術優勢先后獲得中國增材制造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國際“索爾維杯”增材制造大賽亞軍稱號,其產品已在醫療植入領域取得巨大優勢。
渭南高新區根據區域特點,還制定實施了反向科技特派員派駐及異地孵化,牽頭組建了渭南駐西安高新區科技工作站、渭南高新區創業創新(西安)孵化平臺,緊密對接省內優勢科技資源,積極承接省內外人才流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促進協同創新發展,傾力打造區域創新增長極。
高舉自創旗幟
讓創新主體活力不斷迸發
位于渭南高新區的長安花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從建廠之初就堅持依靠科技,自主創新,企業設有獨立的食用油研發中心,選用先進檢化驗設備,做到從原料到成品的全面把控,使得食用油品質緊追市場需求,步步走向高端。
而這樣的企業,只是高新區創新浪潮中的一個縮影。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也離不開創新創業活動中的交流。
為助推全區創新主體活力不斷激發,渭南高新區先后組織承辦了2018中國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渭南高峰論壇暨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年會、主辦了西安交通大學“西遷新傳人”青年創客訓練營、第二屆“字出倉頡”創客馬拉松大賽、渭南市第二屆創新創業大賽活動、陜西省胸壁外科高新技術產業研討會(3D打印與醫療)、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與創新發展論壇(3D打印與汽車)等活動。
渭南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
渭南高新區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作為高新區對外交流的窗口,累計接待國內高校、各級政府及企業相關人員5萬余人次,德國、美國、法國、俄羅斯、馬來西亞、吉爾吉斯斯坦、盧森堡、南非等眾多海外考察團都相繼來此參觀學習,較好的宣傳了高新區科技創新和招商引資成果。
截止目前,渭南高新區共計獲批各類中省市科技計劃項目50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8項、市級41項,爭取各類科技專項資金1000萬元。
加大聚才力度
讓人才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4月3日,渭南市召開“第九批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表彰座談會,會上,高新區北人印機李彥鋒等6名人才被授予“渭南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榮譽稱號。渭南高新區受表彰的6名人才在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領域、科學管理方面、教育教學等領域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為全區各領域、行業的人才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如今的渭南高新區是科技的聚集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為了使區內優秀人才更加便捷、高效地創業,渭南高新區根據區內各類人才的需求先后建立了“渭南市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渭南高新區3D打印培育基地”等一系列創業孵化基地,為廣大創業者的“金點子”提供了孵化的“搖籃”,各類創業孵化平臺成為也人才施展才華的“新天地”。
以高新技術產業聚集為主的渭南高新區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自建立以來就與多位長江學者及中科院院士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建成了陜西增材制造研究院等4個協同研究機構、激光加工等10個公共服務平臺,成立了國內第一支3D打印創投基金,有力地推動產業化發展。3D打印產業化工作邁入全國前列,并于2017年成功獲批 “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并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特色類)”稱號,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示范基地,2018年獲批“裝備制造(增材)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在人才儲備方面,渭南高新區堅持“人才是創新發展第一資源”這一理念,突出重點領域、突出高端人才、突出服務優化。目前,全區擁有各級各類人才2.3萬名,其中基礎人才1.9萬余名、骨干人才3216名、拔尖人才115名;市管人才64名、省管人才12名,國家級人才5名。
未來,渭南高新區將依靠日趨完善的創新創業新生態和政策環境,為所有來區創新創業的有識之士圓夢,力爭將園區打造成創新動力強勁、創業環境優越、產業特色鮮明、企業規模聚集、品牌效應顯著的一流創新型特色產業園區。
科技創新,責任在肩,渭南高新區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