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高新區:加速構建稀土產業全鏈條創新生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0-09 點擊:次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充分發揮稀土資源優勢和企業集聚優勢,以“項目+科技”雙引擎,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多維度思辨、關鍵處落子,不斷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加速提升稀土產品科技含量和經濟附加值,加速構建全要素全鏈條創新生態,完善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研發和產業生成體系,大力營造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銜接貫通的發展環境,積極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隨著包頭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釹鐵硼產品產能的不斷增長、訂單的快速增加,今年,該企業年銷售收入有望突破16億元再創企業發展新高。
天和磁材主要從事稀土永磁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風力發電、節能家電、消費電子、無線通信、軌道交通及航空航天等領域。
“天和磁材是內蒙古稀土永磁龍頭企業,躋身全國行業第一梯隊,擁有發明專利50余項。落戶包頭13年來,得益于包頭的原材料和產業政策優勢,企業規模不斷壯大,釹鐵硼和釤鈷稀土永磁材料總年產能已達到萬噸級,成為全球大型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企業綜合管理部部長甘梅說。
作為全國最大稀土產業集聚區、發展領航區,稀土高新區稀土企業累計達115家,其中,稀土工業企業99家,稀土科技服務型企業8家,稀土生產設備制造及有關配套企業9家。99家稀土工業企業中,稀土原材料企業8家,稀土新材料企業61家,稀土終端應用企業30家。稀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形成了由稀土原材料到新材料再到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并涌現出北方稀土、瑞鑫金屬、天驕清美等分別在稀土冶煉分離、稀土金屬、拋光粉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形成稀土信息交流、檢驗檢測、產品交易等配套完善的產業發展平臺。
目前,稀土高新區稀土永磁、儲氫、拋光三大新材料產業的設計產能分別達到6.5萬噸、1萬噸、3.6萬噸。2020年,產量分別達到2.9萬噸、2438噸、11161噸。38家規模以上稀土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8.04億元,同比增長13.4%;永磁、儲氫、拋光等稀土新材料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稀土新材料產值占稀土產業總產值比重接近50%,特別是永磁材料提質增效較快,產值占新材料產值比重達到90%。稀土永磁材料毛坯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具備了燒結永磁、粘接永磁、釤鈷永磁等多元化發展的格局。
近日,包頭中科宇航拋光材料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企業成功研制出可完全替代美國環球、杜邦公司的拋光液、拋光片,產品實現產業化后附加值將提高30倍以上。
包頭中科宇航拋光材料有限公司專營各類拋光粉、拋光液、拋光片、拋光布等稀土拋光類產品。企業董事長張海龍介紹,由于國內生產的拋光粉顆粒的均勻度達不到磨大型玻璃的要求,超過54寸大型玻璃屏用拋光粉99%需要從美國進口,企業新產品的下線,將大大節約相關企業生產成本。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把握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加快集聚科技企業、先進技術、高端人才、投資資金、創新平臺等要素,用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目前,稀土高新區擁有包頭稀土研究院、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內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四大稀土科研院所。成立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中歐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建成“上海高校十校材料學院聯盟包頭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大數據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成功舉辦十二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成為國際性稀土產業前沿科技交流平臺、稀土產業科研成果發布平臺、稀土產業發展方向探索平臺。國家稀土檢驗檢測中心積極打造大型科研檢測設備共享中心。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中科院稀土中心產業園、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產業園相繼建成,筑巢引鳳,為稀土產業的快速發展構建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平臺。
截至2020年底,稀土高新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6家,占內蒙古自治區10.8%。建成各類各級創新研發平臺119個,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級及以上研發平臺占比達57%。2020年,稀土高新區技術合同登記額達2.76億元,占包頭市59%。
為促進產業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稀土高新區建立“雙向征集反饋、院企雙向對接、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跟蹤服務、基地承接項目”五項工作機制,以市場化方式與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創新團隊、龍頭企業等合作,有效降低了院企對接的時間成本,為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穩定的區域技術創新體系提供可靠支撐。
連月來,在稀土高新區科技和信息化局的積極引導推動下,內蒙古希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研制的60孔清潔高效稀土基煙氣脫硝催化劑,可以在0.02平方米的橫截面上分布3600孔,煙氣催化有效接觸面積增加了8倍,脫硝能力大幅提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目前,我們已經累計獲得上級科技資金1622.5萬元,開發出35孔、40孔、60孔等多款新產品,實現稀土產業鏈的延伸和綠色化轉型。今年,我們在做好已成熟技術轉移轉化的基礎上,不斷加大科技含量更高、應用領域更廣的新產品研發。”希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志民說。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如何推進生態與稀土產業融合發展,對于高新區來說至為重要。近年來,稀土高新區稀土企業強力推進綠色制造。
思變謀新,循綠向前。從產業并跑到領跑,從注重經濟效益到注重綠色環保,高新區作為稀土產業的領舞者,正全力鍛造稀土產業發展的“綠色金鏈條”,逐步縮小稀土原材料企業比例,精心培育壯大一批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新材料企業和終端應用企業,使稀土產業的價值鏈由“低杠”翻上“高杠”,真正實現了稀土產業以“稀”為貴的華麗轉變。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抓住“大健康”產業發展機遇,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加快醫療產業項目引入,推動稀寶方元消毒設備生產項目、稀寶通用眼科檢查設備、稀寶醫療移動磁共振單元篩查項目等項目建設。
抓住國家發展氫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機遇,發揮儲氫材料優勢,加強與區外實力雄厚的企業合作,大力發展鎳氫動力電池、啟動電源或應急電源、大型儲氫儲能裝置等應用產業。
推動稀土陶瓷、稀土磁制冷裝置、稀土微肥、稀土光學玻璃、稀土納米材料、稀土磁致伸縮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稀土靶材等項目盡快實現規模化生產,提高稀土應用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稀土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不斷推進稀土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